一个家有没有“福气”,过个中秋就知道了

来源:读者

文/子不语

      什么是一家人?被需要才是一家人,我被他们需要,我觉得我是幸福的。

——王 木,《读者》2024年第13期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山河远阔,烟火人间,又一年,中秋佳节。

久别重逢的家人在月光下相偎取暖;远在他乡的游子,托月光寄去祝福和思念。

从一个人到一对人,从一家人到一代人,家在发展壮大,情在代代相传。

中秋的月见证了无数离合悲欢的故事,也见证了一个家最好的模样。

一个家有没有“福气”,过个中秋节就知道了。

来源:视觉中国

人团圆,家人欢聚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月光皎皎,情意绵绵。

一桌子丰盛的宴席,一块酥而不腻的月饼,一次期待已久的重逢……

每个中秋,都是中国人团圆的约定。

然而,团聚不仅仅是聚,还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前不久,看了微电影《人生有时》,感触颇深。

主人公是个“孝顺的儿子”,和很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样,逢年过节都会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家陪爸妈过节。

但是回到家之后,他依然忙于工作、社交,被各种“更重要的事情”所占据。

中秋当天,爸妈精心烹制了一桌好饭,这位孝顺的儿子还在忙着手上的项目,对着电脑不停打字。

爸爸试探着问儿子:“你是明天回去是吗?”

儿子眼睛盯着电脑,头也不抬地敷衍回复:“对,明天回。”

爸爸略显失落,停顿片刻后,再次小心翼翼地询问道:“要不,咱们先吃饭,再工作。”

儿子不耐烦地说:“不要一直催,我马上就好了。”

妈妈拿起筷子笑着讨好地说:“你看我做了一桌子你最爱吃的菜,要不先……”话还没说完,就被忙碌的儿子打断:“先放那里吧,我等会儿吃。”

虽然人已回家陪父母,但心并没有回来,陪着不等于陪伴,“也许在你看来,不用等多久,但爸妈,还能等多久?”

电影的结尾,儿子穿越回儿时,看到爸妈从小到大陪伴他的场景,再回看此时自己敷衍的态度,他终于醒悟。

放下“重要”的工作,拿起筷子,端起饭碗,陪爸妈吃了一顿温馨的团圆饭。

一方院落,家人围坐,院子里摆上大木桌,堆满月饼和水果。

孩童嬉戏,享受天伦,回归松弛,暂时忘却工作的辛苦。

听父母说说过去的故事,和兄弟姐妹聊聊近况。

夜幕降临,全家人一起赏月、品茶、吃月饼,皓月当空,其乐融融。

请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因为那些平凡而温馨的瞬间,正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世间烟火万千,唯爱人月两圆。

来源:视觉中国

知感恩,家庭和睦

中秋节,不仅是团圆的日子,也是中国的感恩节。

我们感谢自然的馈赠,也感念父母亲人的恩情。

从小我们就吟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之恩深似海,时时回报家和睦。

懂感恩、知报恩,也是一个家最好的家风。

杨绛在《我们仨》中,记录了她和钱锺书与女儿钱瑗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就是养育了会感恩的孩子。

钱瑗,自小病弱,长期受骨结核的折磨。但她一直被父母亲人的爱包围着,过得很幸福。

她也始终牢记父母恩情,尽心竭力地爱护家人,和父母一起撑起这个家。

在那个特殊年代,杨绛和钱锺书被困家中,与外界断绝了往来,被周围人孤立。

女儿钱瑗成了他们最大的安慰。

她常常依偎在母亲身边,为她一针一线缝制睡衣;也会为爱吃糖的爸爸剥去糖纸,装在瓶中。

在父亲钱锺书病重的日子里,她一边在医院跑前跑后办理各种手续,一边安慰伤心的母亲,成为杨绛的精神支柱,时时劝解宽慰。

后来,她旧病复发,已经不能进食,仍不放心妈妈的一日三餐,写信教妈妈如何做简易饭食。

如此细心体贴、温暖孝顺,看得人不禁泪目。

在她去世之前,给母亲写了一首打油诗:“牛儿不吃草,想把娘恩报。愿采忘忧花,藉此谢娘生。”

她最后留给人世间的,是对父母的爱与感恩。

幸福的家庭,离不开每个人为其提供的能量。

人心聚,则诸事可成;人心和,则家运昌盛。

中秋佳节,我们也要准备好礼物,表达平时未说出口的爱与感谢。 

感恩父母的爱与包容,给予我们在这世间展翅飞翔的能量。

感恩爱人的理解、信任、支持与关爱,让我们专心奋斗,无后顾之忧。

感恩儿女的成长与陪伴,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最有能量的爱与热情。

心有恩情,家庭和睦,则万事兴盛。

来源:视觉中国

常挂念,家味更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亘古不变的月亮,就像一个心灵的容器,氤氲着绵延千年的情感,盛满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翻看作家鲁迅的日记本,可以看到,他在中秋节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

1912年中秋,鲁迅独自一人客居北京。

他在日记中写道:“阴历中秋也……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

为了谋生,他已十余年未和家人团聚了,每逢中秋,怀乡思亲之情便跃然纸上。

1917年中秋,鲁迅仍然不能与家人共享天伦,只好约上京城绍兴会馆的老友相聚。

当天他在日记中写道:“烹鹜沽酒作夕餐,玄同饭后去。月色极佳……”这轮皎洁的月,再一次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国学大师季羡林,对故乡的中秋月也是情有独钟。

他在《月是故乡明》中,回忆儿时和小伙伴们在故乡的月光下嬉戏打闹的时光,总是无限眷恋。

虽然只在故乡待了6年,便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但无论是在济南还是在北京,抑或走到欧洲,无论他乡的月亮有多美妙绝伦,他最想念的还是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小月亮。

那里有他无忧无虑的童年,和最牵挂的家人。

最后,他发出一声长叹:“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心有牵挂,亲情不断,每逢中秋,漂泊在外的游子总是格外思念家乡。

也许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能回到亲人身边。但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要和家人打一个电话,道一声问候。

爱你的人永远在心里牵挂着你,所以浪漫的中国人,总是借月亮捎去对家人的思念。

我们相信亲情不因距离而疏远,只要彼此互相惦念着,天涯也可变咫尺。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为梦狂奔的路上,有风急雨骤,有孤夜寂寥。不要怕,回头看看,家人就在身后,打着那束温暖的光。”

天上的月亮照亮游子回家的路,那是父母给他们留的一盏灯。

来源:视觉中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一个家最大的福气,就是能团团圆圆,坐在一起,焚香拜月,赏菊吃蟹,再共食一块月饼。

抛却尘世种种烦恼,脱离工作的种种琐碎,偷得浮生今夜闲。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