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械企业出海热 机遇与挑战并存

转自: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墨璞嘉)出海已经成为医械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9月2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东南亚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医疗器械产业出海专题活动在沪举行。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出海医械企业、拟出海医械企业、医械行业投资人现场参会,共同探讨医疗器械出海的新趋势、新机遇和新挑战。

“出海是医疗器械企业的新阶段,是大势所趋。”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表示,医疗器械企业出海能助力企业拓宽市场,增加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全球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普瑞纯证副总裁孙大光认同上述观点,他认为,2024年是医疗器械企业出海的爆发之年,无论是主动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还是被动应对国内市场的压力,出海都是医疗器械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事实上,许多医疗器械企业已经行动起来,涌入出海大潮。“不是个别行业,而是各种听说过的、但凡有点规模的行业都去印度尼西亚考察。”上海世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合伙人、国际人才项目负责人郭庆秋早前注意到。

孙大光介绍,中国厂商去印度尼西亚市场注册医疗器械产品的热情正在逐年攀升。2024年1-7月,中国厂商在印度尼西亚注册医疗器械产品涵盖临床化学测试系统、手术设备、医院综合治疗性设备、治疗性麻醉设备、眼部治疗设备、医院一般设备、放射诊断设备、治疗性物理健康设备、胃肠病/泌尿外科设备和牙科设备等多个品类。

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有外因,也有内因。银河证券投行医药组负责人王飞表示,以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目前对医疗器械进口还较为依赖。

“医疗器械品牌出海的原因多种多样。”Lurve美瞳公司合伙人Will Huang称,具体原因包括拓展全球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分散经营风险;提升品牌国际化形象与知名度,增强全球竞争力;适应不同市场,汲取国际管理经验;用国际市场的高要求,带动技术与研发投入;优化全球供应链,提高成本控制与效率;获得各国政策支持,享受税收减免与资金补贴等激励措施。

“企业出海需立足实际,预先调研目标市场,针对可能遭遇的挑战,积极制定应对策略。”盈科外服(上海)创始合伙人张荣表示,进军海外市场的企业可能遇到政策风险、政治风险、高新技术安全风险、外派人员风险及成本上涨风险等多重挑战。

胡捷进一步指出,出海企业还可能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法律体系的差异、文化多样性、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激烈的商业竞争。

“中国企业需加强外部风险监控预警,并提高内部风险识别能力,通过系统培训和持续研究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企业应‘抱团’出海,在国际市场中相互协助,共享资源,共同应对挑战。”胡捷建议。

沙玛全球合伙人徐昌杰提示,医疗器械企业出海需彰显自身价值,有效利用分销商及并购策略,秉持“如建设家乡般投入”的理念,赢得海外市场的“心”。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